蚕茧拉出的蚕丝(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温度调至90摄氏度开始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先绕再钩,再绕到丝车上,按照车的惯性拿脚踏着,可以拉到1400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明琪对缫丝技艺如数家珍。
在顾明琪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养蚕抽丝。8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学习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一坐就是大半天,后来更是经常花上一整夜钻研一个细节,直至熟悉掌握传统缫丝的全部技艺。
作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湖州丝绸市镇的形成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辑里湖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一根湖丝能穿起8枚铜钱。
中小学生参加蚕桑主题系列研学(资料图) 沈勇强 摄明朝中期,“辑里丝”被指定为皇帝龙袍用料,从此声名鹊起;1851年,“辑里丝”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一举夺得金、银大奖,更让“辑里湖丝甲天下”的美誉闻名国际。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缫丝技术的发展,大批手工技艺被埋没甚至遗失。为了更好保留缫丝传统技艺,顾明琪“抢救”下要被丢弃的老缫丝车,如今仍使用它制作湖丝。
堆放在一起的蚕茧(资料图) 沈勇强 摄“我们这一代不保留的话,就没人保留了。不光是我学,我还让儿子、儿媳妇和孙子都学。”2014年,顾明琪还对《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进行编纂,到多地进行考察、调研,收集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共计5万余字。
让顾明琪感到欣慰的是,湖州各方也在努力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如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蚕桑主题系列研学体验,开设蚕丝绸文化科学研究,聘请非遗传承人担当学生选修课和劳动实践课校外导师等。
时间的齿轮不断向前,丝绸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如今,非遗不仅“活”了起来,更“亮”了起来。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创新应用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早就带领团队开始尝试辑里湖丝的创新。由于蚕丝光学性能较好,他们提取出蚕丝蛋白制成存储硬盘。
“蚕丝制成的硬盘不但可以在很高密度下储存数字信息,还可以和血液DNA(脱氧核糖核酸)药物、抗生素、疫苗很好地兼容在一起。”陶虎介绍,这款蚕丝硬盘也成为一款生命信息和数字信息可同步存储的硬盘。
一根蚕丝链接大千世界,一根蚕丝将科技引向未来。当下,陶虎团队正在做视觉恢复探索,利用蚕丝天然抗菌、可降解的优势,首创蚕丝脑机接口,从而降低大脑损伤,且排异反应小。
“镶嵌在头上,像小犄角一样。我们用外面的传感器获取这些图像,通过脑接口绕过视觉系统,目前已在大动物和癫痫病人身上做了试验。”陶虎说。
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闪现出更耀眼的光芒。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所言,“曾经蚕丝制作的绢本,记载文明的历史;如今蚕丝制成硬盘,实现了技术的永生。”(完)
你想家,家也想你****** 你有多久没回过家乡了? 提到家乡,你最先想起什么? 家乡的记忆 像一根“隐形”的线 无论飞得多远 都始终在原点牵着你 指引你找到回家的方向 今天,央视新闻带你“回家” 与那些温暖的地方重逢
走遍万里路 也忘不了味蕾上的家乡 咬下这口酥脆鲜香,儿时的年味也回来了。原汁原味的幸福,往往藏在最简单的食物里。 清晨的早餐摊,陪伴了每个上学日。绿豆面饼丝浇上麻酱带来的幸福感,拥有让人安心的魔力。 “走,饮茶先啦!”男女老少围坐一桌,吃着早茶,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油辣椒、糟辣椒、胡辣椒、折耳根。品尝家乡百般滋味,方知滚烫人生可贵。 冰糖葫芦车,儿时的回忆,小时候的味道。 这是家乡不变的那一抹甜,五彩缤纷却不艳眼,在不经意间能宽慰人心。 地摊小海鲜,鲜甜的味蕾记忆,每一口都是乡愁~ 你想家,家也很想你 家乡的味道 永远都是心中最浪漫的记忆
刻在心头的老地方 是永远的风景 纵使他乡万盏灯,不抵故乡当头月。家乡湖面倒映的月光,是追梦路上的保护色。 音乐、冰雪,所有关于浪漫的一切,构成了独特的家乡记忆。 家乡拥有童话般的治愈力,自由自在,真诚且美好。 让光充满自己,也让自己发出亮光。新的一年,开启你灿若朝阳的人生吧。 家乡是让无数候鸟栖息的湿地,也是让心休息的自留地。当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好悄然而至。 这座小城,理性而优雅,静谧有力量,不仅能安顿自己,亦能感染他人。 海边的火箭发射基地,童年时就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对生活带着满腔热情长大,终将抵达向往的快乐星球。 摸不到的丹霞山脉,乘着热气球,就能换个方式领略家乡的美。 家乡倒映星海的长江,波光粼粼,简单纯粹闪闪发光,是创造奇迹的力量。 家乡 是永远拍不完的浪漫
记忆中的“烟火” 是儿时的玩伴 是璀璨的烟花 是故乡的袅袅炊烟 故乡的炊烟,在梦里、心里、记忆里,连接思乡的情思,成为最美最难忘的记忆,珍贵而真切。 把传统的美和创新的趣带给所有人,有你就是好日子,年年岁岁有锦鲤,岁岁年年添新意。 街角的报刊亭,就像一座桥梁,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儿时看皮影戏的快乐,是专属的精神资产。在纷扰的生活里保持童心,不舍自由纯粹,过可爱的人生。 那些自由自在的奔跑,不顾一切大笑的时光,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也是赤诚不变的快乐底色。 回旋在胡同上方的鸽哨声,是儿时最熟悉的记忆。走进胡同深处了解家长里短,也能飞往更高的蓝天,俯瞰人生百态。 小时候看不懂的戏,如今早已读懂了其中道理。如果命运如剧本,就做自己人生最好的导演。 走进一家温馨的咖啡店,或许就是为了遇见温暖的你。朝朝暮暮又年年 烟火在人间
家乡的一角一瞥一瞬 总有一处风景 让你心动和留恋 也总有一条街道 留着只属于你的故事 记忆中的童年味道,温暖且不变。 最诗意的生活,就藏在日常里,为人间烟火增添浪漫意趣。 离家最近的菜市场,不仅藏着熟悉的滋味,更滋养着平静悠然的内心。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又想起那一年在家乡的春光里,拍到的小奶猫。 记忆中的童年味道,温暖且不变。 心怀期许,人生总会柿柿如意。家乡可爱大柿子,新的一年好事连连,日子甜甜。 还记得老家楼下的那棵桂花树吗?关于家乡的记忆,一定会有桂花的香甜。 那年在街头偶遇的小狗与花车,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家乡的烟火气 治愈着每一位离家的孩子 你找到家乡了吗? 这一年 你一定攒了好多话想和亲人说 愿我们都能早日平安到家 陪陪家人 度过一段温暖时光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李浙 主编/马文佳 编辑/张娅喃 校对/高少卓 图片/快手“500个家乡”项目组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